“如果能够活着,他妈的一定要好好活着。”
“今天挑选出了火化时要穿的衣物,都是所爱之人送的所爱之物。”
这是陆遥遥胃癌复发,自知活命无望后说的一句话。语句中巨大的绝望让我当时差点呛声哭出来。乃至于在那之后,每每和人论及死亡时,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都是这一句话。
之后就是些零零散散的消息。
有说他其实没有得癌症,这都是他的苦肉计的。也有关于他私生活的很多猜测。更多的是有关他已经去世的猜测,以及更多更多的辟谣。
2016年3月30日凌晨4.23,陆遥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逝,享年33岁。
翻看他这些时间的状态,深切感受到一个普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无力。
即使他才华横溢。
本文来自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id:Astory4u),LinkedIn领英经授权转载。
在陆遥遥最风光的时候认识他时,绝对没想到过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会有这样的今天。那时他还在清华法学院念书,背后的荣誉是江苏宜兴高考状元。靠着犀利的言辞,和动辄万言的雄文吸引了近乎小半个人人网的关注,那时候,他主页的访问次数就超过了150万,甚至超过一些后来成功转型微博的大V。毕业之后靠着水银泻地的文笔进入一家外资媒体,年收入超过30万。
那时无论多少人骂他,黑他,这位外表儒雅的读书人都带着一股独有的狂气继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仿佛没有什么可以真的打倒他。
短短数年,何至于此?
2016年情人节的前一天,人人网友一语成谶。
这个世界上确实不是一直都是老少咸宜的喜剧,自己喜欢的人永远都不会死,死去的人常常也能复生。也许最后就是这样,在一片白茫茫的泡沫中惊慌,恐惧,最后一无所有。
曾经在另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然而现实可能比我当时描述的还要可怕的多。
记得病情刚恶化那会儿,陆遥遥在人人网上发起过募捐活动,说是想为他死后老无所依的父亲筹到一笔生活费。当时我还在念大学,生活窘迫下还是打了一小笔钱,可惜现在那条状态已经找不到了。
在翻看状态的过程里,我把他最后这些日子的状态全都翻看了一遍,摘录如下:
越往后言论越大胆,越疯,越多讨论性与政治,越大骂XXX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事实上,从2015年底起,陆遥遥就再也没谈起过自己的病情,反而是说一些有关魔法,科幻,超时空等他从前从来不涉猎的领域的东西,似乎是在大量阅读,观影。
在沉寂了好一段时间后,陆遥遥发表了最后一条有关病情的状态:
一个爱读书的文人看不了书是什么感觉?
无法可想,细思恐极。
所以他死前最后一条状态,已经充满胡言乱语了:
陆遥遥家庭出身不好,常被网友黑成“凤凰男”,这在他日后的文章里也多有提及,虽偶有埋怨,却几乎从来没有真的抱怨过自己的父母,而是真心同情那些出身贫困的人,虽然口头上多有得罪,但私底下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举。
他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竟成这样。
就像我唯一喜欢的明星张国荣在遗书上说的那样:“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是啊,他们一生未做什么大恶事,为何这样?
还有。2016年2月19日,华东政法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先生自缢身亡,死前在微博留下遗书,遗书中最后写道:
“我恐惧,我要喝点白酒。”
而在前一天晚上,他还在人人网上转发陆遥遥失明的状态,不知当时心里是何状态。
江绪林老师死前遗书
今天下午,我和女朋友说:“我觉得人可真容易死。”
她知道我心情不好,安慰我道:“所以趁着健康活着的时候要好好珍惜。”
是啊,要好好珍惜。
我曾经问过一些人,如果你明天就死了,你今天会做什么。
要去见自己喜欢的人,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吃到肚皮撑破,要爱每一个可爱的人。
要大声骂生活中的每一个得寸进尺的傻逼,要和每一个重要的人再用力一点告别。
现在我想说,现在就去做吧。
不要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任何遗憾,不要给自己任何后悔的机会。
我们无力改变这个操蛋的世界分毫,而有时候这世界又操蛋的就像是血溅三尺的恐怖故事:
“如果难逃一死,请视死如归。”
“但如果能够活着,他妈的一定要好好活着。”
董花生给陆遥遥的悼词这样写,也送给你们共勉。
“他死的时候,大家都还年轻,有爱有恨,心中都还惦记着,都还热衷于表达。自己三五十年后,弥留之时,不知能否联想起此时?只怕那时,相爱的,相知的,相识的,各自离散,在世的也已分开,没了表达与联系的力气,一代人,就这么草草的消失在了历史中。”
希望我们都不要这样。
希望我们不要这样。
“今天挑选出了火化时要穿的衣物,都是所爱之人送的所爱之物。”
本文来自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id:Astory4u),LinkedIn领英经授权转载。